从美好生活到美好商业 - 里昂商学院美好商业中心专文

来源:严瑜时间:2018-01-04

法国里昂商学院联合中国领先的财经媒体《每日经济新闻》共同推出“美好商业”专版,关注构成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商业元素,探索实现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商业路径,倡导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创新,用新视角探索商业的可持续发展。


“美好生活”是“新时代”的核心词,它的背景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其目标则是平衡而充分的美好未来。中国执政党十九大报告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回应了公众对于社会公平问题的关注,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判断为未来商业的发展提出的启发是,美好商业的创造空间可以在两个主要方向上开拓,一是致力于充分发展,二是致力于减少不平衡和缩小各种社会差距。

近年来,城市中产阶级面对社会阶层固化趋势的焦虑日益强烈,一些人认为自己变成了“新穷人”,一些人为下一代能否继续向上流动感到担忧。这些社会情绪在网络空间尤其是微信平台上的抒发,是有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社会舆论的重要方面。虽然农村家庭财产与城市家庭财产之间的差距相对于同一城市之内的差距往往更大,但由于表达能力与感受程度的不同,近年来城市地区对于阶层分化和固化等问题的反应要远为强烈,主要原因是新世纪以来房价越调控越上涨。

城市住房价格不断上涨是中国城市化持续推进的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在2003—2009年间,我国城镇商品住宅实际均价几乎翻了一倍,部分城市房价不同程度超出普通居民的支付能力,大城市年轻家庭受到的影响尤其严重,高房价的扭曲作用引起了较大的社会福利损失,除了少部分高收入家庭之外,其他家庭普遍受损,其中中低家庭受损程度最大。学区制使得高房价问题与中小学教育问题相互缠绕,加深了普通城市居民对于阶层固化问题的焦虑。

研究机构的数据分析显示城市中产阶级的这些焦虑并非过于敏感。2012年,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曾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测定2010年中国家庭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61,城镇家庭内部的基尼系数为0.56,农村家庭内部的基尼系数为0.60。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测算,1995年我国财产的基尼系数为0.45,2002年为0.55,2012年我国家庭净财产的基尼系数达到0.73,财产不平等程度近年来呈现升高态势,明显高于收入不平等。

只是中国的问题相对而言还不是太严重。近年的全球现象级作品《21世纪资本论》的作者、法国经济学家皮凯蒂领导的团队在“世界不平等报告2018”中指出,中国的收入差距与俄印两国相比,不论是绝对水平还是增长幅度都处于相对温和的水平,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收入差距在短时期内迅速攀升,印度收入差距的增长则是持续渐进的。2016 年,欧洲收入前 10% 的成人(20 及 20 岁以上人群)的收入总和占整个国民收入的37%,该份额在中国为 41%,在俄罗斯为 46%,在北美为47%,而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巴西、印度则为 55%。

对于城市中产阶层或者即将进入中产阶层的人们而言,“美好生活”不仅仅是衣食无忧,更为关键的是社会上升通道是否越来越狭窄。十九大报告对“美好生活”做了一个框架性的界定,“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保持社会上升通道的畅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这些方面的要求的一个核心关注点。

城市中产阶级以及即将进入中产阶级的社会群体,是商业发展需要依托的主要消费群体,这些群体的现实焦虑和诉求值得深入分析和把握。企业界和整个社会对于“美好商业”的追求,是跟大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紧密捆绑在一起的。“美好商业”的一个关键立足点,是着眼于呼应大众扩大社会上升通道的强烈愿望,开拓商业路径,提供更多的商业产品,为人们提升自我和家庭提供想象空间。

社会上升通道的打开,固然需要政治、商业、社会、文化多方面的努力,商业可做的有限,但没有人会轻易放弃向上流动的希望和努力。这种生生不息的社会愿望和原动力,是“美好商业”的活力之源,商业界自然应该呵护这一动力源泉,在帮助大众向上流动的同时,成就“美好商业”的辉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