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安全为盾,以变革为刃,在数字战场上守护时代 | GEMBAer刘勇专访

来源:法国里昂商学院时间:2025-09-12

在数字浪潮奔涌向前的今天,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隐匿于屏幕之后,默默构筑信息安全的坚固屏障,守护着国家、产业乃至个人的数字生活安全。刘勇,北邮-里昂GEMBA 2025春季班班长,启明星辰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正是这样一位默默奉献的幕后英雄

在刘勇身上,笔者看到了“技术理想主义者”的独特魅力:既有程序员的理性冷静,又有企业家的战略格局,还怀揣着布道者的社会使命。让我们跟随文字,认识这位将青春奉献给国家网络安全的守护者,走进他那没有硝烟的战场。

刘勇
启明星辰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裁
北邮-里昂EMBA2025春班长


初试锋芒:从校园小黑客到国家安全哨兵

刘勇与网络安全的缘分,可追溯至2001年。彼时,他还是一名计算机通信专业的学生,出于好奇,他尝试用灰鸽子木马控制楼上楼下同学的电脑,这场带着几分恶作剧意味的“黑客初体验”,在他心底埋下了网络安全的种子。毕业时,他做出了与大多数同学不同的选择:放弃进入运营商或通信厂商的稳妥路径,毅然投身快速发展的网络安全行业

那时的刘勇或许未曾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站在国家网络安全的最前线,参与一项项“隐秘而伟大”的任务,为国家航空航天事业和关键信息系统保驾护航。鉴于保密原则,他仅与我们分享了其中两次已脱密的任务。

2011至2012年间,刘勇主导设计并部署任务网的网络安全指挥调度平台,为航天任务网络安全保驾护航,基于平台的安全服务团队通过7×24小时不间断的安全监测,保障了系统的稳定运行,让对接任务得以顺利进行。2016年,面对国外针对中国的重大网络攻击工具泄露事件,刘勇带领团队临危受命,迅速组织应急响应,成功遏制了安全风险,将影响降至最低。

网络安全,不仅是技术的战场,更是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坚固防线。”刘勇用二十年的坚守,书写了一段属于中国网络安全人的战斗篇章

安全下沉:铸就中国网络安全基层防线

回顾刘勇的职业旅程,创新与突破是贯穿每一阶段的关键词。早在加入启明星辰之前,他就曾推动创建云安全服务中心,三年实现过亿元业绩。如今,作为启明星辰集团副总裁,刘勇肩负着将国家队顶尖数字安全能力向全国二三线城市全面赋能的重任。他已推动在全国各地成立超过100个不同场景的安全运营中心,深入地方赋能。不仅以项目为载体,更将专业团队输送至各地,助力数字经济和数据安全在基层稳健发展。

展望未来,刘勇坚信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他将继续推动安全能力下沉,在全国各个地市构筑坚实的安全防线。他坦言:“这不仅是公司的责任,更是我的职业使命。现在我不做,将来也会有人做;但只要我在,就会为国家网络安全贡献力量。”

EMBA再出发,重构面向未来的战略思维

刘勇坦言,促使他走进EMBA课堂的最大动力,源于推动产业能力下沉过程中遭遇的转型阵痛。这个过程让他从技术和管理角色转向跨领域协同,也让他逐渐意识到——在投资、财务、金融等领域,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还不够系统,希望通过系统学习,把零散的知识和经验整合成可落地的方法论。

每堂课都能给我意想不到的收获,教授们不仅课堂教学精彩,还推荐了很多课外书籍,让我从不同视角看待世界,不断刷新自己的认知边界。”而商战模拟课对刘勇触动最深,他也在作业中分享了一些启示,“技术与市场必须常态化联动,管理上应’小步快跑‘,持续迭代、规避风险,而非一味追求规模和速度。”

更令他受益匪浅的,是同学间跨界的交流与思想的碰撞。来自金融、制造、医疗、互联网、政府等领域的同学,成为他灵感的源泉。与刘相东围绕企业家精神和危机公关的激烈“battle”,虽各持己见,却在交锋中拓展了彼此的思路;与银行行长吕俊良探讨宏观经济,让他对地方金融的科技应用有了新的洞见;从航空安全领域的王洪昌那里,则收获了超越网络安全的更广阔安全管理视角。

我们不仅是同窗,更是长期共同成长、相互扶持的伙伴。”面对未来,刘勇送给自己和伙伴们一句话——“未来因你而改变”。在他看来,这份跨界交流凝聚的智慧,终将沉淀为行动,成为改变世界的力量。

深耕网络安全二十余年,刘勇见证了中国网络安全行业的发展变迁,我们也邀请他与我们分享了一些行业洞见

Q: 您从业20余年,能否从您的视角概述中国网络安全的发展脉络?

我从工作实务的视角把这20年分为三个阶段。

  • 工具时代 (约2004—2012年):以硬件盒子为形态的工具时代,防火墙、IDS、IPS 等硬件设备主导网络层防护,这一阶段大约持续十年,培育出一些主打硬件的上市公司。
  • 平台时代 (约2012—2018年):引入了国外的平台化理念。各类客户开始建平台,把各个硬件设备产生的机器语言、日志聚合起来,由平台翻译成可读的安全态势,从日志审计到安全管理、态势感知,平台化是核心。
  • 运营时代 (2018年至今):安全的本质是人与人的对抗,谁来用盒子、谁来看平台、谁来处置,运营能力被放大,因此进入了以运营为核心的时代。

Q: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为行业带来了哪些机遇与挑战?

我认为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一种基础设施。Deepseek这样产品的出现,更是提升了公众对AI的认知。云计算、数据要素、云网、5G→6G、算力等基础设施,都在改变安全的定位。过去安全常是外挂式的盒子,现在必须嵌到业务里、与业务无缝融合。

此外,AI一方面带来机遇,一方面带来挑战:它能提升防护能力,但也会被用来强化攻击 (例如用大模型做钓鱼、自动化策划攻击)。AI的出现把安全的边界扩大为泛安全,不仅要防黑客,还要保护AI本身 (模型交互、语料、能说不能说的界限),这对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大模型需要电子围栏、交互过程的安全防护与应用层的防护等,都成为新的工作项。总体上,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我相信前途还是光明的。

Q: 中国当前网络安全的现状如何?在全球生态中处于什么角色?

近五年变化很明显:安全不再只是公司做一个拳头产品那样单纯,而是在法律法规驱动下变得更有序,像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都在推进。基于政策法规,数据要素化市场才有可能安全有序地开展。

另外,国产化替代在各层面推进,强调自主可控、安全可信,会推动国产产品快速迭代。更重要的是,行业正从合规驱动走向能力驱动。过去可能只是完成等级保护等合规建设,但合规完成后若没有能力提升,安全并未真正增强;现在越来越重视实质能力的提升。国外在能力驱动方面起步更早,但国内也在快速赶上。

从全球角色看,中国既是参与者也是贡献者:中国提出“数据作为生产要素”,这是全球首创;在威胁情报共享、漏洞库协同响应、跨国打击网络犯罪等方面,中国会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未来,中国有可能成为规则制定的新生力量,应以全球视角参与生态链与供应链的协作。

总体上,中国网络安全正从过去的无序走向有序,从跟随者走向携手同行者,甚至在某些领域可能成为领跑者。随着云、算力、AI与数据要素等基础设施的发展,安全市场和能力会持续扩展;关键在于把“合规”转化为真正的“能力”。我相信,面对新技术和新挑战,前途还是无限光明的。

同学们眼中的刘班长

胡根源
北邮-里昂EMBA25春学生

在我们班级,勇哥虽身居高管要职,却是我们心中毫无距离感的“老大哥”。他的心里总是装着全班同学,那份真诚的关怀细致入微:得知外地同学为住宿奔波,他二话不说,主动与多家酒店谈判,为大家争取到优惠便捷的“协议价”,一份实实在在的温暖,解决了同学们生活上的后顾之忧。而他所做的远不止于此。他更以其广阔的产业视野和热忱,积极为我们穿针引线、搭建平台。无论是业务合作的契机,还是资源对接的可能,他总是乐于分享,尽力促成班级同学与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链接,用实际行动为我们赋能。
他既有运筹帷幄的大将之才,更怀着一颗纯粹炙热的赤子之心。于外,他是叱咤风云的商业领袖;于内,他是我们最可依赖、最值得信任的“老大哥”。有他在,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同窗之谊,更是一个大家庭般的凝聚力与温暖。

张娜
北邮-里昂EMBA2025春学生

勇哥,我们最敬爱的班长,勤奋务实,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团体协作能力,富有责任心和正义感,热爱集体,能恪守以大局为重的原则。工作认真负责,善于与人沟通。不怕苦,不怕累,你是热心肠的标杆。走进你,我们会明白什么叫做责任与担当。心中有大我,眼里是大家,有你在身旁,2025春的孩子们很安心。

刘相东
北邮-里昂EMBA2025春学生

致刘勇:一位兼具智慧与温度的同行者!与刘勇同学在EMBA的学习时光中,他无疑是团队中极具凝聚力的核心角色,其身上“会管理、热心肠、善观察”的特质,给我留下了深刻且温暖的印象。
在管理能力上,他总能在小组研讨、案例实践中展现出清晰的逻辑与高效的统筹力。面对复杂的商业课题,既能快速拆解目标、合理分配任务,也懂得倾听不同观点,用包容且果断的方式推动团队达成共识,让每一次协作都高效且顺畅,尽显管理者的专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