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L校友访谈 | 刘宁媛:穿越周期的投资逻辑——刚需、政策、可持续
来源:法国里昂商学院时间:2025-09-16
在低碳转型与智能化浪潮席卷传统产业的今天,一批具有前瞻视野的企业家正悄然推动一场深刻的工业变革。刘宁媛,多锦投资 (海南) 有限公司董事长,正是这样一位走在时代前面的女性创业者和投资人。她不仅在智慧矿山、生殖医疗等强刚需领域布局产业投资,更以一场跨越二十年的职业嬗变,诠释了何为"顺势而为,知行合一"。
我们与她进行了一场长达一个半小时的对话。从她早年参与创办网银在线、经历企业并购,再到如今专注产业投资的历程,缓缓展开一幅理性与温情并存、智慧与谦逊交织的创业者图谱。

刘宁媛
多锦投资董事长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
上海交大-新加坡管理大学DBA
法国里昂商学院商学院实践教授认证项目 (CBL)2021级校友
"曾经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其实只是时代推了我一把"
刘宁媛是地道的"川妹子",却说得一口流利的京腔,说话语速快、思路清晰,语气中带着一股干脆利落。在北京生活二十余年的她,笑称自己是"北方大妞"。她坦言自己"性格很nice",所以人缘挺好。但熟悉她的人知道,这份"nice"背后,是极强的逻辑思维和多年实战中沉淀下来的商业洞察。
她的职业生涯起步于纸媒蓬勃的年代。2000年,她加入《大众软件》杂志社,后来做过芯片公司的市场推广,再后来成为网银在线 (后被京东收购) 的副总裁,分管销售。"当时我们销售部门只有12个人,曾创下半年内业绩翻了六倍的成绩”,她语气平静,却掩不住当年的锐气。
但她反复强调:"是时代推着你走,不是你多厉害。"即便后来进入海航集团担任旗下支付公司易生支付总裁,掌管2000人的团队,业务规模达千亿级",那时候30出头,确实有点目空一切,觉得自己很厉害。但后来海航也出问题了,我才更加明白:平台的光芒很容易被误认为是个人的能力。"
两次创业、一次并购,总结出"从0到1"的孵化能力
刘宁媛坦言,她更擅长的是"从0到1"的孵化阶段。"我能用两三个月把一个新东西推出来,做到有点模样,但做到100以上,能力或许就不够了。"她笑着说。
31岁第一次创业,一年多后公司被海航收购;32岁进入海航体系,担任支付公司总裁;第二次创业两年多,公司再被财团并购。她并不把这些称为"成功",更愿意说是"阶段性成绩"——是时代给了机会。
"创业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是看不到希望的绝望感。"她回忆道,"当你设计的商业模式根本行不通,所有方向都试遍了还是不通,眼看着钱一天天烧掉,那种无助和迷茫是最可怕的。"
如今她管理的投资公司只有三十余人,绝大多数职能外包,核心团队专注投研与资源整合。"我们不轻易招人,最近半年一个人没进",她说道。她推崇"激励而非考核"的管理方式,强调包容与人性化,把公司打造成具有"家庭氛围"的组织。
"小公司要吸纳人才很难,所以更要以激励为主,而不是考核。如果员工因为这个月状态不好就考核掉,很难再找到合适的人。"她现在采取的是"中国式小企业管理模式"——讲人情、重激励、给关爱。
她所主导的两个方向——智慧矿山和生殖医疗,都是高刚性需求、政策鼓励且具备长期价值的领域。尤其是在智慧矿山方面,多锦鑫能已推出包括无人矿卡、光伏储能一体化、智能化管控平台在内的全链条解决方案,并在多个矿山试点落地。
"女性创业者更讲究人效,不盲目追求规模"
她观察到男性创业和女性创业确实存在差异。当被问到男性与女性创业者的差异,这位爽利的"川妹子"坦言:"很多男性创业者喜欢说'我公司有多少人',女性更关注人效、现金流、存活能力。"她自己就是效率的忠实信奉者:"现在养人多贵啊!"
她如今坚持"小而美"的经营策略,每个项目投资不超过500万,专注种子轮和天使轮。"我们自有资金为主,偶尔会募一些,但份额也很少。"她强调,"动不动几千万上亿的投资,现在看太虚,风险也大。"
她表示现在更加"务实",凡是"看不到现金流或不符合政策方向的业务一律砍掉"。之前公司还做过供应链板块,也因为现金流不佳而全部剥离。
"我们现在就是几十个人的小而美公司,民企首先是要生存,其次是发展,不需要规模很大。"她笑着说,"就这样活着挺好,也根本没有必要做包装。"
初心一如既往:分享创业真经验,赋能后来者
刘宁媛始终没有忘记她读CBL课程的初心——希望有朝一日能在商学院成为客座教授或讲师,讲授创业创新课程。这也是为什么她持续在顶级商学院深造EMBA (工商管理硕士) 直至DBA (工商管理博士) 的原因。
"现在商学院里讲创业的老师,大多自己没有创过业,都是在企业做起来之后做学术分析。"她一语道破现状,"但小微企业初期遇到的问题是非常多的,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可以直接复制。"
她希望分享的,正是这些从0到1过程中的实战心得:"比如怎么规避坑点、如何挖掘产品、怎么在创业初期搭建团队......"她不仅自己两次创业,还看过、投过不少项目,"有搞成的,也有搞死的",所有这些经历,她都希望系统性地提炼出来,分享给更多人。
"为什么我想做商学院讲师?就是因为我有太多实战经验可以分享。"她说,"我们这一代人是互联网发展的受益者,经历过很多起起伏伏,想把这些经验教训分享给更多的创业者。"
她在网银在线的经历尤为精彩:带着12人的销售团队,配合公司的营销推广,把网银在线做到支付行业全国第三,当年仅次于支付宝和银联。"当时就是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是病毒式营销,通过优惠让客户帮我们推广;另一方面是大客户攻坚,把全国分成几个行业,一个行业一个行业地去攻克。"
最让她自豪的是,当年网银在线是第一个进入航空业的支付平台,还服务过起步初期的京东。"后来京东做大了,反而把网银在线给收购了。"她笑着说。
里昂CBL项目:把沟通变成可复制的体系
尽管课程已结束一段时间,刘宁媛仍多次提到里昂商学院CBL (Certified B-School Lecturer Program) 项目带给她的帮助。
“它提升的不是某一个知识点,而是一整套沟通与表达的体系。”她说。举例来说,破冰技巧、语气语调、肢体语言,甚至是如何在演讲中穿插幽默、引导听众情绪——这些软技能,被她巧妙地用于大客户谈判、政府沟通、项目路演等真实场景。
"我之前更多靠经验和直觉,CBL让我把这些能力系统化了。"她说她现在出去不管做什么交流,"很容易就能把天聊开,对方也愿意持续交往"。
她特别提到,这些技巧在她拓展客户时特别有用:"CBL教的破冰技巧、引导方法都很有帮助。"虽然她现在不记得具体是哪门课的内容,但这些技能已经"刻在工作生活中了"。
"现在我拒绝无效社交"
如今刘宁媛更多时间放在家庭和公司内部。"我有三个儿子,都还在读小学。"说到孩子时,她的语气变得格外柔软。
"女性到了某个年龄就知道,该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她坦言如今几乎不再参加大型社交活动或女性企业家组织,"要么是攀比,要么是尬聊,很难有真诚交流",很难遇到性格相投、能成为真朋友的人。
她拒绝无效社交,也不喜欢参加各种大会,"年轻的时候还喜欢玩,现在我能不去都不去"。
她更愿意把时间花在孩子、公司和多年老友身上。"家里三个孩子需要我,除了工作以外,时间都花在家里和孩子身上。"她认为这是女性的特质,"在什么时间段就要做什么事"。
穿越周期的投资逻辑:刚需、政策、可持续
作为投资者,刘宁媛非常看重"赛道选择"的逻辑。她选择生殖医疗,是看到背后的人口危机、政策鼓励与技术刚需;"智慧矿山"则契合碳中和、安全生产与能源安全三大国家战略。
"人不够,经济大厦就是空的。"她提到去年出生人口仅900多万,死亡人口却超过1000万,"这样下去人越来越少。因为三月份之前就能知道当年的生育数据,今年好像也不太乐观,一年比一年不乐观。"
她分析道,现在很多人说不生孩子,"说这话的女生大多数还比较年轻,要么没结婚,要么还没到年纪"。但实际上,很多人在有生育意愿时,"身体已经垮掉了"。
"我们在医疗行业看到两个大的生育困难:卵巢早衰和子宫问题,越来越年轻化。"她说,"人类的传承和延续是刻在骨子里的事,现在很多人说的都是风凉话,等她们有这个需求时,身体已经不行了。"
因此她坚信生殖医疗是"超刚需",而且符合国家政策:"试管婴儿都进医保了,这是国家在鼓励。"她正在看一个AI技术应用于生殖医药研发的项目,希望能可逆卵巢功能。
另一方面,智慧矿山也是政策驱动型行业:"国家要求矿山必须要智能化,这是刚需。"她们提供的解决方案已经涵盖无人挖掘、无人传送、无人运输等全流程,正在多个矿山试点。
"看不清楚现金流、或者没有政策支持的领域,我一律不看。"她语气果断。这种理性与务实,也让她的项目穿越经济周期,依然保持稳定收益。
结语
刘宁媛不喜欢站在镁光灯下,但她的人生轨迹清晰印刻着中国互联网、金融科技和产业升级三代浪潮的痕迹。她从不过度包装自己,也不刻意强调女性身份,但正是在这种举重若轻的从容中,我们看到了一种深具韧性的创业精神:理性决策、温情管理、长期主义。
正如她所说:"曾经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后来明白不过是顺势而为。"而真正的"势",在她看来,永远来自于对需求的洞察、对风险的敬畏,以及对自我能力的清醒认知。